您的位置:首页>原创 >

廊坊集中攻坚全力“冲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

2022-08-08 16:46:02

中国食品安全网讯(邵荣健 庞起生)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自古以来,食品安全就是重大民生。2021年获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创建推荐城市后,为全方位提升全市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河北省廊坊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将创建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明确将其列为市委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重要内容,按照时间节点,倒排工期,以“启动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决心,拉高标杆,强力推动,力争一举摘下这一国家级“金字招牌”。

凝聚共识,高位推动

吹响“集结号”。5月7日,廊坊市市长杨燕伟主持召开全市食药安委全体会议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动员会议,面向市、县、乡(街道)三级,部署创建工作,明确举全市之力,为廊坊再添“新名片”。此外,廊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作出批示,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全力支持。

划出“路线图”。以市政府名义,第一时间印发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拉出创建大纲,实现责任、目标、时限、要求“四明确”,为创建工作指明方向。同时,组建由市长杨燕伟任总指挥的创建工作指挥部,下设“一办七组”,从新闻宣传、能力建设、任务推进、风险防控、示范引领等不同方面,统筹、靶向推进创建工作深入开展。

打好“加强针”。廊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3次赴基层调研食品安全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等高规格会议,专题研究食品安全工作,协调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不断为创建工作注入“强心剂”。此外,明确将创建工作纳入对各县(市、区)党委、政府考核重点内容,以巡察方式检查党政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强力推进创建工作落地见效。

建章立制,严密框架

强健“骨骼”。廊坊市市场监管、农业农村、行政审批等重点创建部门相继召开会议、出台文件,部署推进条线创建工作;11个县(市、区)全部成立由政府“一把手”任组长的创建工作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迅速开展创建工作,双轨并进,既打通了“纵向通道”,又织密了“横向网络”,初步构建起“市创建指挥部牵头抓总,各级各部门上下联动、左右协同、条块结合”的创建工作体系,创建组织架构进一步完善。

丰满“血肉”。先后制定印发《创建进程计划》《迎检要点及任务清单》《创建单位工作目录》《创建工作安排意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对创建工作方方面面事宜进行细化明确。特别是明确了背景资料、示范引领、现场检查3大方面涉及的94项创建指标、30类不同业态现场检查内容,并以此为根据,制定了各县(市、区)、市直部门、市市场监管局相关科室3个分解目录,实行“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追”的台账式管理,进一步压实各级各部门创建责任。

激活“系统”。激活“督导系统”。抽调13名处级干部,成立13个包联组,定期对26个市直部门和11个县(市、区)进行包联督导,推动各项创建目标任务落实达标,督促现场点位做好迎检验收准备。激活“调度系统”。坚持每月调度1次全市创建工作,每半月调度1次包联督导工作,每周调度1次综合协调工作,及时收集、研判创建过程中的各类问题,通过通报、约谈、专家解惑等多种方式加以解决,推动创建工作顺畅开展。激活“联络系统”。织密部门、县(市、区)、包联督导组及科室4方联络网,确定77名联络员,组建创建工作微信群,定期发布创建动态,交流经验、展示成效、推动落实。目前,已编发《创建专刊》9期。

滋养“头脑”。开通“云课堂”,邀请创建评审专家面向全市市场监管180余名执法人员远程授课,厘清工作思路和重点,提升创建“主力军”战斗力。针对创建专班、食品生产、食品流通等不同岗位人员,开展创建专题培训3次,强化应知应会内容储备,提高培训靶向性与实效性。

扭住关键,全力攻坚

抓“重点”。建立健全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衔接机制,组织全市141家食品生产企业通过HACCP等先进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认证比率位居河北省首位,食品安全基础不断夯实。对26815家食品销售单位实行风险分级动态管理,26家学校食堂达到省级食品安全标准食堂,125家学校食堂食品安全达到优秀等级,食品流通环节保障更加充分。累计排查冷链食品从业单位22147户次,排查进口冷链物料460吨、进口冷链食品54631吨,发现整改问题隐患63个,重点业态疫情防控与食品安全防线持续筑牢。

化“风险”。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守查保”、校园食品、农村假劣食品等专项整治,全面排查、严肃惩治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的突出问题,防范化解各类食品安全问题隐患。今年以来,全市共检查各类食品从业单位33768户,发现问题隐患720处,完成处置717处,处置完成率达99.6%;查办食品案件424起,罚没款289.26万元。同时,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组织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等活动,及时排查“两超一非”等“隐性问题”,确保公众“舌尖上的安全”。今年以来,全市共抽检食品5114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94批次,全部依法处置;根据3584份有效问卷,抽检公众关注度较高食品50批次,结果全部合格。

促“创新”。积极推行“互联网+食品安全”智慧监管,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全链条”“闭环式”监管体系,明确将食品领域严重失信主体纳入联合惩戒范围。探索建立霸州园区食品检测共享实验室项目,打造全国首个“智能共享实验室”,进一步提升食品检验水平和效能。完善追溯体系建设,大力推行“河北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应用,目前全市已有5076家冷链食品经营使用单位纳入系统管理;持续推进省级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全市3家试点集中交易市场的535家商户已全部纳入追溯系统,覆盖率达100%。

共享共建,浓厚氛围

发挥“头部作用”。制定创建宣传方案,明确市县两级50家宣传责任单位。通过广播、报刊、电视台、新媒体、街头宣传、健康讲座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通过各级各类媒体发布创建相关报道100余篇、创建标语30条,在廊坊电视台、电台、户外大屏滚动播出创建短片,发放创建倡议书、宣传资料6.35万余份(册),举办健康讲座20余场。此外,在市市场监管局官网和官微开辟“食安廊坊”专栏,及时呈现创建进展;制作的“廊坊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我们在行动”等系列短片、海报在微信阅读转发量已达2万余次,全市创建氛围进一步浓厚。

激活“神经末梢”。加强基层“网格化”建设,目前全市3540个村街(社区)已全部设置三级监管网格,在全省率先实现乡镇(街道)食药议事机构“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属地责任进一步压实。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协管员“传声筒”“侦察兵”作用,聘任3500名村级协管员,深入街区里巷,宣传创建工作,开展食品安全巡查。强化行业协会引领规范作用,提升行业水平,促进行业发展,实现食品行业“信息共享、资源共享”。

活跃“创建细胞”。以开展“市场服务零距离,精准普法心贴心”活动为契机,通过网络授课、视频连线、现场讲解、一线考试等方式,面向各类食品从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通报典型案件,普及创建要求,积极动员各业态食品从业者主动参与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已向近1000家食品从业单位提供法律服务、普及创建知识;发布食品安全典型案例31起,阅读转发量达40万余次,警示教育作用得到彰显,社会反响热烈。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