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观点 >

昔日新疆拾花工:用双手谋幸福 勤劳改变生活

——

2021-04-01 12:01:35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2020-2021年度,新疆棉花产量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早年间,棉花采收机械化程度低,主要依靠手工采摘,每到收获季节,就有大量来自河南等地的采摘工,像候鸟一样到新疆采收棉花,这个特殊的群体,也被称为拾花工。今天,我们走访了一位从河南到新疆定居的棉花种植户和一位曾经的拾花工人,听他们讲讲与新疆棉花打交道的故事。  在新疆胡杨河市科克兰木镇,我们见到了孙常顺。1993年,他放弃老家的裁缝工作,响应国家屯垦戍边的号召,举家从河南项城来到新疆,成了一名农业职工。到2013年时,他已在新疆定居,棉花种植也小有规模。

在新疆的28年间,孙常顺认准了一句话,“只要踏实能干,新疆不会饿着勤快人。”历史数据表明,早在2000年,在新疆种棉花的每亩纯收益平均就能达到364.2元,经济效益明显。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6团9连农业职工 孙常顺:从1996年开始我就承包了600亩地,1996年我就挣到了15万元钱,现在我每年都可以达到五六十万元的收入。  新疆棉花的种植不仅帮助了许多像孙常顺这样的棉农走上致富的道路,也改变了不少来自内地的采棉工人的生活。过去,农业机械化程度低,采棉工人是棉花收获的主要劳动力。每年采棉季到来时,全疆采棉工就很紧俏,孙常顺一般都从老家喊老乡来拾花。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6团9连农业职工 孙常顺:每年我都要接上60个人左右,有的时候他们自动性地从内地到这里来就来了100多人,因为内地闲散劳力比较多,在内地打工他没有在新疆拾棉花挣钱多。  当时,为应对季节性用工短缺的问题,一些赴疆采棉人员大省还会联合铁路部门组织开行“采棉专列”,集中运送采棉工人进疆。河南省劳务输出大县滑县和劳动力缺口较大的新疆棉花生产基地签订劳务合作协议,从2001年开始有序规模输送采棉工。秦喜娜就是其中一员。从2004年开始,她先后9次赴疆拾花。

河南滑县大吕庄村村民 秦喜娜:一开始去手也不太熟,一天挣个三四十元钱。后来手也熟了,也练出来了,工价也高了,一天都能挣200元钱,一个月都能拿五六千元钱。  当年远赴新疆采棉的河南老乡大部分是当地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对她们来说,拾花的艰辛始终与收获的喜悦相伴。每年两个多月的时间离开家乡,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家里挣得一份可观的收入,不仅可以补贴家用、改善生活,也给家庭带来更多希望。据统计,2003年到2006年,仅河南省就有80多万人赴新疆采摘棉花,实现劳务收入10亿多元。

热点排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