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行业 >

福建:育种有了新工具 核心设备中国造

——

2021-11-24 12:02:44

福建省作物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创新平台最近正式投入使用了。听着有点专业,难以理解是吗?简单打个比方,这就相当于给育种专家提供了一个专用工具包,这套工具包好在哪呢?首先,它采用了全新的数字化技术;其次,它打破了好几项国外技术的垄断;第三,育种专家用这个平台还能省钱。

这是福建省农科院里刚刚正式投入使用的一台国产种子切片机,这相当于给水稻种子做一个“微创手术”,在取样的同时又不影响种子正常萌发,可以先选好种子,有针对性地种植,而不是等到种出来了再看效果,这提高了育种效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分子设计研究室副主任 杨绍华:手工切也能切,但是我们的采样板材都是9乘12的孔,时间长之后会眼花。这种一旦犯错,我们的样品的基因型和种子不能进行一一对应,那我们所有的工作就是白费了,并且我们手工切的效率也不如机器切的效率高。

给种子做“微创手术”相当于是螺蛳壳里做道场,技术难度特别大,过去这种设备的技术是被欧美垄断的,不但价格特别贵,而且还不好买。从2018年起,福建省农科院开始创建作物全基因组选育创新平台,配合国内企业研发实现了切片机的国产化。而且平台其它核心设备也都是中国造,打破了国际垄断的同时,也降低了科研成本。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分子设计研究室副主任 陈在杰:原先我们国内都是靠引进国外的设备跟技术,国外的设备、技术和配套的试剂一般都是捆绑销售,所以造成基因分型,单个位点的成本居高不下,一个数据点可能需要2元到2.5元之间。比如,我们一年要扫描50万粒种子,就相当于要100万元的投入,那我们的国产分型技术就是5角钱以下。

目前,福建省农科院还建成了将近3000平方米的水稻表现型自动采集设施,对水稻从种子萌发到收获的生长情况进行全流程数据采集,通过计算机辅助分析,来辅助育种专家的工作。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分子设计研究室副主任 杨绍华:数据积累到一定的程度之后,有可能我们完全就坐在电脑前,根据我们基因的数据,就设计出来一个符合我们需要的一个水稻新品种。

热点排行 Top